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光华伟业正式完成对恒天长江的控股收购

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23-12-29

点击:2888


2023年12月,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恒天长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长江”)的控股收购完成工商变更,恒天长江正式成为光华伟业的控股子公司。


关于恒天长江


恒天长江成立于2000年,公司自2006年起开始从事聚乳酸纤维及制品的研发与生产,2015年加入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的聚乳酸纤维和无纺布供应商。



公司在聚乳酸长丝、短丝、及无纺布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中,由恒天长江全球首创的“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乳酸纤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恒天纤维、恒天长江生物参与完成的“聚乳酸高效生物合成及纤维制备与应用技术”项目还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聚乳酸高效生物合成及纤维制备与应用技术”项目通过应用高光纯、低成本乳酸生产技术、丙交酯生产技术和PLA纤维加工技术强势突破了聚乳酸(PLA)纤维高品质大规模制造瓶颈;通过开发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乳酸纤维工艺及装置等,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产能配置上,恒天长江此前已建成首条万吨级连续聚合熔体直纺双组分聚乳酸纤维生产线千吨级PLA短纤非织造布生产线,同时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实现聚乳酸热粘合无纺布产业化产线。


优势整合 强强联手


光华伟业早在2006年就开始进行聚乳酸纤维及应用的探索。2021年,光华伟业与恒天长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聚乳酸纤维的加工与应用,取得了良好进展。光华伟业对恒天长江的控股收购,不仅是两家生物材料先驱的强强联手,更是15年持续深耕聚乳酸合成及纤维应用企业与20年聚乳酸合成改性及应用企业的优势整合。


完善四大应用布局,形成绿色闭环产业链


光华伟业秉承“差异化定位、开放式创新”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生物材料的合成、改性、应用与回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绿色闭环发展体系。


通过此次收购,将填补光华伟业在聚乳酸纤维领域的产能空白。围绕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初步形成“生物医用、3D打印、生态纤维和生物降解制品”四个方面的应用布局,并打通聚乳酸化学回收丙交酯、再熔体直纺生产聚乳酸纤维的绿色闭环产业链。



从2006年起,光华伟业就开始了对聚乳酸回收及高附加值再利用的研究。2012年,正式提交了“一种回收聚乳酸制备精制级丙交酯的方法”的专利申请,并于2014年成功获得发明专利。2013年,光华伟业在湖北孝感工厂建成年产5000吨化学回收制丙交酯生产线。


2018年上半年,恒天长江建成国际上第一条年产万吨以丙交酯为原料合成聚乳酸并熔体直纺聚乳酸纤维生产线。其采用自有专利“聚乳酸熔体直纺”技术,不经切片,能耗成本降低30%,整体可节省2100元/吨。两家公司的专利与生产线,将使聚乳酸化学回收、熔体直纺纤维成为现实。


完成国内产业区域布局


基于对国内国际比较优势的判断,光华伟业一直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布局。国际上,利用东南亚人口红利打造越南生产制造基地,布局欧美“前店后库”;在国内,抓工程师红利,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恒天长江加入光华伟业体系后,公司基本形成华中以武汉为研发和营销中心、以湖北孝感为工程中心和3D打印与生物材料生产中心,华南以深圳为医用材料研发中心和电商运营中心,华东以常熟为聚乳酸纤维生产中心,构建了覆盖华东、华中和华南的生产、营销运营格局。



携手向前 奔赴星辰大海


聚乳酸纤维100%来自植物资源,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具有健康安全、抑菌亲肤、吸湿排汗、抗霉保鲜、透气透湿及抗紫外辐射和阻燃特点,有望在纺织服装、卫材、烟用丝束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等多种生物基纤维新材料被列为重点技术突破方向。发展生物材料,推动聚乳酸纤维的研发和应用,将有助于纺织产业绿色发展,减轻污染,降低能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恒天长江加入光华伟业,是产业资源优化整合的一次成功实践。双方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精诚合作,继续致力于生物材料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全面推动聚乳酸纤维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光华伟业将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经营管理、资金等方面对恒天长江给予支持,共同推动聚乳酸纤维及应用业务的发展,助力其成为光华伟业继3D打印业务后第二大业务增长极。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差异化定位、开放式创新”的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深耕生物材料的应用和回收,把握“双碳”带来的发展机遇。



100大潜力材料

[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网客服微信号:suxueer0823。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读者学习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