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23-07-27
点击:10090
离子液体是低温或室温熔融盐,可作为绿色催化剂和溶剂,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使用条件设计合成出具备特殊功能的离子液体新材料,因此被称为“未来的溶剂”。
材料简介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又称室温离子液体、室温熔融盐或有机离子液体等,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在100℃以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大多数离子液体在室温或接近室温的条件下呈液体状态,并且在水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由于有机阳离子与无机阴离子的多样性,通过改变配比组合可设计合成出具备特殊功能的离子液体新材料,因此被称为“未来的溶剂”。离子液体无味、不支持燃烧、蒸汽压小且很难挥发、易回收,在工业使用中无有害气体产生,是传统有机溶剂的良好替代品。与传统常规溶剂相比,在热稳定性、导电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发展历程
行业发展前景
1. 新兴行业,具有环保严苛、规模化生产技术等准入门槛
离子液体相对来说属于新兴行业,市场打开后会有较多进入者,环保要求的严格可限制部分企业进入,而产品本身对技术、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亦能限制很多企业的进入。
2. 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大部分应用市场待开发
离子液体市场被国际巨头把控,且不直接对外销售,国内企业暂不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大部分应用市场待开发,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技术迭代要求较高。
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Spherical Insights & Consulting数据,2021年全球离子液体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70.3亿美元。
主要研究单位/公司
国内:成捷化学、金凯化工、河南立华、奥立科新材料、浙江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国外:3M、Tatva Chintan Pharma、Rhodia、TREM Chemicals、Cytec、BASF、Linde、 Lonza、FutureChem, Mitsubishi、Koei、Reinste Nanoventure、IoLiTec、Merck KGaA、Dupont……
应用案例
有机合成:中科院过程所开发的2万吨/年替代剧毒氢氰酸的丁烯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化工装置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工业催化:中科院过程所开发的20 万吨/年离子液体协同催化异烷基化生产汽油添加剂、3 万吨/年离子液体催化CO2 转化合成 DMC/EG…
化工装置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电解液:新型离子液体锂电池电解液…
离子液体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以上内容均节选自
《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2023版)》
它对材料的上榜理由、材料简介、应用领域、发展历程、行业发展目标、市场规模预测、主要研究单位/公司、应用案例等均有详细的描述。
除了显示材料,还有超多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下面用一张图帮您总结一下:
以上这些潜力的新材料在《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中都有详细介绍。
《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2023版)是新材料在线®结合《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和我国目前亟需进口替代的材料,遴选出未来非常有发展前景100种材料汇编而成。
被誉为“人手一本的材料科技科普读物”
纸质版参考示意图
《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2023版)
目前正火热制作中
现成为新材料在线®APP红钻会员即可预定
限量30名,先到先得
扫码入手
购买须知:
1、《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2023年版)》为纸质版资料,总页数超过300+。
2、报告正在火速制作中,,电子版将在7月底发送到下单时留下的邮箱;纸质版资料将在8月中旬邮寄到下单时留下的地址。联系工作人员18818791657(同微信)开通新材料在线®APP会员。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国际新材料展(MATERIALS.CN)是由有材®联合寻材问料®主办,为全球新材料产业搭建的集展览展示、行业交流和采购洽谈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本届展会将分为CMF(COLOR MATERIAL FINISH)、先进功能材料、可持续材料、科技成果、仪器设备、原材料、创新材料馆、VIP展团等主题展区。
国际新材料展(MATERIALS.CN)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新材料行业展览会,秉承“材料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积极推动赋能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2023第二届国际新材料展(MATERIALS.CN)定于2023年11月15-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举办。
▐ 往届盛况:3天 30000+人次!2023国际新材料展圆满收官 精彩回顾大集锦
▐ 展商名录:信越有机硅/武藏涂料/东丽/松井股份/万华化学/美瑞新材/金坤新材等1000+国内外名企即将亮相2023第二届国际新材料展
[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网客服微信号:suxueer0823。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读者学习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